5月8日,由通川区委、通川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阳光问廉》大型问政节目在巴山大剧院举行,区委书记张杰出席并讲话。
本期《阳光问廉》节目以“聚焦脱贫奔康 护航乡村振兴”为主题,以“3+3”模式曝光三个反面典型、通报三个反面问题,并针对暗访督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当众曝光,现场质询,问廉现场“火药味”十足。
“政策补助7500才能修好的房子,现在只用6200维修,怎么能保证房屋质量?难道村里有权随意更改国家关于危房改造的政策吗?”
“去年1月立项,原定工期12个月,如今工期已超5月,饮水项目仍迟迟未动,项目可以等,群众吃水等得起吗?”
“既然去了帮扶家庭疫情期间也有通过电话慰问,为何不能挤出一点时间填写帮扶表呢?作为第一书记,有没有尽到对帮扶表把关、审查的责任?”
通过播放《危房改造走了样》《饮水项目落地慢 易地搬迁入住难》《精准扶贫“糊涂”账》三个短片,直击碑庙镇中坪村危房改造资金缩水、前期摸排工作不深不实;双龙镇三太场村饮水项目久未落地导致村民饮水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东岳镇玉钟村扶贫工作记录缺失、数据失真、结果走样三起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反映出部分基层干部存在履职不到位、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漠视群众利益,有权不能乱作为……”主持人和问廉代表点评犀利、针针见血,直戳相关责任部门“痛点”,既让被质询对象“语言混乱、红脸出汗”,又让与会人员切实感受到脱贫攻坚责任的压力。
同时,节目还推出《驻村摩托的自白说》,记录了顺堂村第一书记张以伟扎根基层、无私付出,用心帮扶贫困村脱贫、发展产业的先进典型事迹,与曝光的负面案例形成鲜明对比。
在节目开始前,播放了全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综述片《赶考》,节目中曝光了三起“兵团式”暗访通川区、帮扶单位工作情况及驻村帮扶干部工作的正反面情况通报。
在节目最后,针对几起被曝光案例,张杰强调,本期《阳光问廉》旨在问出清醒、问出效率、问出执行力,通川区“脱贫摘帽”已有两年时间,部分干部在认识上不够清醒、在工作上略有松懈,有“喘口气、歇歇脚”的错误思想,但还有很多基层干部以自身担当将通川脱贫攻坚重任牢牢扛在肩上。脱贫攻坚收官对通川区来说是一场形势非常严峻的大考,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始终保持攻坚势头;要将抓落实的能力深植于骨血里,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全区所有党员干部要通过今天《阳光问廉》的反面典型自查不足、举一反三、全面排查,要以更清醒的思想,拿出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决心,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全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