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二月,通川大地处处焕发蓬勃生机。2月26日,市政府副市长、区委书记张杰带队深入北山镇、金石镇、双龙镇调研春耕备耕、撂荒地治理、大豆套种等工作,他强调要提高站位,切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省市相关安排部署,做到春耕备耕工作早部署、早谋划、早落实,切实筑牢“三农”工作坚实底板。区委副书记、区长覃永利,区委副书记牟军一同调研。
“排水沟整治得怎么样”“小麦长势如何”在北山镇石龙村、丰登村高标准农田现场,张杰详细了解北山镇春耕备耕、粮经作物复合产业情况。张杰指出,高标准农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切实解决高标准农田“种什么、怎样种、如何种好”的问题。农业部门要加强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开展专业培训、相互交流,增强农技人员服务水平,加大对农业的指导力度。要邀请省市农业专家对土壤、肥力等进行科学论证,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不断增强高标准农田土壤肥力、灌溉能力、抗灾能力;要推进丘区农业机械化。积极推广小农机在丘区的运用,加大本地农机企业微耕机等适合丘区农机的开发制造,切实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要注重规范种植。牢牢守住“粮食产量只增不减”底线,因地制宜推进粮食生产,科学合理选择种植粮食种类,不搞一刀切。水田要种植水稻,旱地要种植玉米、大豆等作物,重点推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做到宜稻种稻、宜豆种豆;要加大种植景观化,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旅融合,进一步完善周边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生产可视化、景观化,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打造成粮食高产、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示范片。
不负春光、播撒希望,在金石镇月岩村万亩粮油园区,党员干部助耕队与村民一道繁忙备耕,一派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走进村民李仕鸿家中,张杰详细了解春耕生产物资准备和玉米大豆套种情况。据悉,在春耕生产中,金石镇多措并举,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不断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通过撂荒地复耕、土地流转,发动经果林业主套种等方式,扩大粮食播面,总播面达到41944亩。
张杰对金石镇迅即行动、主动谋划,春耕生产氛围浓厚、措施扎实给予了充分肯定。张杰指出,金石万亩粮油园区是通川粮食的主产区,乡镇要抓好春耕备耕工作,加大对地块的登记造册、保护利用;要做好“中国粮仓”这篇大文章,大力推广“高山酵素水稻”种植,夯实粮食主产区金字招牌;要围绕金石梯田,加大对金石场镇的统筹规划,通过“中国粮仓拍摄地”主题院落打造,不断提升通川金石梯田的知名度、美誉度。
在双龙镇大锣山村撂荒地现场,张杰详细了解撂荒地面积、撂荒原因和治理方案。他强调,要充分认识玉米大豆套种是今年“三农”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撂荒地治理是扩大粮食播面,促进粮食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要对撂荒原因、耕作条件进行分析,准确区分深度撂荒和季节性撂荒,找出症结、精准施策,强力整治;要在保证水稻播面的基础上,采取高粱大豆套种形式,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做到宜种尽种;要聘请农技专家对大豆标准化种植的指导,确保规范化、规模化;要不断加强学习,汲取农业生产新理念、新思维,提高套种效益;要做好撂荒地面积和形态的锁定,落实好撂荒地复耕奖补政策,切实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区农业农村局、区供销社要主动挂包,相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帮助力度,狠下大决心、誓啃硬骨头,切实打好撂荒地整治“攻坚战”。
张杰强调,各区级部门(单位),乡镇街委要深入聚焦中央一号文件、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对粮食生产、耕地保护政策的宣传力度;要因地制宜、全域行动,全面落实粮食生产、撂荒土地整治责任,重点推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确保土地不撂荒、耕地全种植;要强化现场推动、创新组织方式,强化工作督导,以务实举措促进通川农业高质量发展。
张杰还深入北山镇达州市腾鑫家庭农场、双龙镇石庙子村调研农业产业发展、撂荒地治理和乡村振兴。
区领导李卫东、刘猛在相关点位参加调研,袁安一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