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机关干部“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动员大会召开后,通川区快速响应号召,以红色精神砺初心正“四心”,为党员干部“润心铸魂”。2月14日,“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红色故事”神剑园金牌讲解员座谈会在通川召开,专家学者、参赛选手一同回顾比赛中的紧张与激动、温暖与喜悦,交流分享红色精神心得体会。
市政府副市长、区委书记张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覃永利主持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世清、区政协主席刘菁、区委副书记牟军出席会议。
会议还特别邀请到中共达州市委党校教授、国家国防教育师资库首批入库专家毕瑛涛,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达州市文联副主席梅光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四川文理学院编辑部主任、教授加晓昕,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巴山文学院院长龚兢业,中共达州市委党校副校长、达州市政协文史文化和学习委员会兼职副主任郑丽天,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播音员赵丽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达州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朱映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达州电视台主持人管理中心主任刘云,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达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高凌艳,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实验室主任陈海平等多位红色文化、文史文化专家就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积极建言献策,助力红色文化传承。
会上,前六强“金牌讲解员”正式签约成为通川区神剑园景区讲解员,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分别为到会专家、学者、小讲解员颁发专家“金牌讲解员”、志愿“金牌讲解员”,小小“金牌讲解员”荣誉证书。
专家代表、首届十强金牌讲解员、小小讲解员们踊跃发言,对通川如何挖掘红色文化和传承红色文脉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期待。
“讲好通川故事、红色故事、奋斗故事是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最好展示。”专家“金牌讲解员”毕瑛涛表示,此次大赛突出了时代的鲜明特征,展示通川的新风采,在赓续红色血脉中不断扩大通川红色故事影响力。地域特征强烈, 彰显了通川人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被有机融入讲解员培养各环节,使革命先辈的发展奋进故事在达州得到有效传播,实现了从发动一群人到影响一座城的效果。
“我坚信,传承好红色基因,是建成‘品质通川’最坚固的基石;讲述好红色故事,是共享‘有礼之城’最真实的表达;赓续好红色血脉,是实现‘共同富裕’最厚重的底蕴!”志愿“金牌讲解员”僧希林全程参与比赛,被每个红色故事深深打动。
小小“金牌讲解员”牟子墨对红色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一名小小讲解员,是学党史讲党史的小小排头兵,我们党从小到大,积累了无数成功经验,经历过无数坎坷曲折,涌现了无数杰出人物,创造了不朽光辉业绩,都需要我们精心传承、发扬光大。”
张杰指出,神剑园金牌讲解员大赛既是“品质通川”率先垂范的再强化,又是对“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思想认知的再深化,每一名解说员用声音传播通川故事,每一个干部用行动践行通川有礼,在补齐短板的同时用实际行动致敬通川每一位革命先辈,彰显了传承红色基因的通川理念和赓续红色血脉的通川精神。
张杰强调,要用好红色专家力量,打造一支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红色“智囊团”,结合区域实际,进一步深入挖掘通川历史上的红色根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旅活动,以国家4A级景区神剑园为基础打响红色品牌;要深入各行业、各部门,通过邀请志愿讲解员、小小讲解员等方式,与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学校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营造人人都是“金牌讲解员”、人人都能讲通川红色故事的浓厚氛围;要坚定党性,强化“金牌讲解员”大赛的结果运用,鼓励尖子人才更好发挥讲解员在红色故事与观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提高通川红色文化影响力,同时兼顾讲解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唤醒红色记忆,开启红色篇章,为建成“品质通川”、共享“有礼之城”贡献更多力量。
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旅局相关负责同志,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同志,相关区级部门(单位)和部分乡镇、罗江八一希望小学主要负责同志,首届十强“金牌讲解员”和小小讲解员代表参加座谈会。